12月30日,中核北京科技園綜合科研樓(以下簡稱綜合科研樓)移交儀式在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舉行,標志著中核集團正式將該大樓移交原子能院使用。中核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福、總經理張國良,原子能院副院長(主持行政工作)楊紅義等出席儀式。中核集團經營管理部副主任呂曉明主持儀式。原子能院和中原公司總會計師陳首雷、程磊在儀式上簽約移交。綜合科研樓可有效緩解物理空間不足對原子能院發展的制約,對院新時代創新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顧軍在講話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是自“兩彈一艇”以來最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作為中國核工業的發祥地,原子能院面臨的挑戰更多,承擔的任務更重。新形勢下,原子能院要在建黨百年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政治站位,發揚“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發展和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此次綜合科研樓的移交,一方面是中核集團資產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為原子能院的未來發展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通過營造更優的科技創新環境,實現更有效地吸引人才。他表示,大樓移交之后,原子能院要認真組織規劃,并做好入駐前的裝修等后續工作,爭取在今后不斷涌現更多科技創新成果。
楊紅義表示,原子能院將貫徹落實“三新一高”發展要求,緊密圍繞中核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原子能院“13717”“十四五”發展目標,按照“聚焦尖端前沿、支撐科技創新、堅持開放融合”的總體思路,基于綜合科研樓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具有核工業特色的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并全力以赴推進綜合科研樓裝修改造和功能入駐工作,逐步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戰略研究、核工程設計研究、國際交流等功能,有力支撐原子能院建設世界一流的國家核科技發展策源地,助力中核集團“三位一體”奮斗目標加快實現。
王永福表示,自上世紀80年代援助阿爾及利亞建造比林堆開始,中原公司與原子能院已具有長期的合作歷史和深厚的合作基礎。此次項目中,中原公司負責綜合科研樓項目的建設管理及后續裝修工作,希望雙方未來能積極攜手推進,發揮大樓功能,實現雙贏。
北京科技園綜合科研樓位于房山區長陽鎮,是集科研、設計、實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分為A棟和B棟,總建筑面積13.8萬平方米,可使用面積約8萬平方米。原子能院將基于該樓建設長陽科技協同創新中心,作為院科技創新“試驗田”,持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管理創新。該中心旨在以“大中心、大實驗室制”為科研組織模式,打破主體研究所各管一攤、各自為戰的傳統局面,按“中心、實驗室”規劃,鼓勵主體所組建團隊或從外部引入團隊,參與中心、實驗室課題研究和建設,并實行多元化投資、國際化建設、市場化運營、現代化管理。
中核集團、中原公司、中國核電工程公司、原子能院等有關領導參加移交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