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患者在施藥后一段時間內,體內放射性核素會對患者家庭與公眾成員造成照射,特別是對嬰兒、孕婦的影響更為明顯。 《核醫學放射性防護要求》GBZ120-2020要求核醫學患者在施藥后,應等待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殘留量低于一定限值時,才可離院。由于病人個體差異、藥物阻斷等因素,放射性性核素在不同患者體內的衰減速度并不一樣。患者核素殘留量檢測儀用于精確評估患者體內核素殘留量,為患者出院提供可溯源的依據。
應用場合
• 適合放射性核素診療病人離院前的殘留量監測;
• 放射性核素診斷場所,PET-CT,SPET-CT,ECT;
• 放射性核素治療131I;
• 住院病房區域;
功能特點
• 患者體內放射性核素活度檢測:根據GBZ120、IAEA、ICRP標準的要求檢測和估算患者體內殘留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判斷是否符合標準中規定的出院條件。
• 防干擾設計:儀器內置測量準直器,過濾檢測過程中圍觀患者干擾;自動更新、扣除天然本底輻射,讓測量數據更精確;
• 自助檢測,無需醫護人員干預:利用紅外感應和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患者身份識別,自動檢測并記錄檢測結果。
• 視頻語音輔助:配套現場視頻圖像、照片記錄生成、語音呼叫等輔助操作功能,便于醫護人員遠程實時觀察檢測操作;
• 病人檢測數據記錄:醫護人員可以直接保存病人檢測結論報告與數據圖表以及檢測圖像等數據記錄,檢測數據永久存儲、可追溯回放;
• 醫護軟件:配套醫護人員專用檢測終端平臺,建立專用數據庫,用于查詢和回放監測數據;
技術指標
• 檢測時間:當次檢測時間30s左右;
• 測量方式:人臉自動識別、無接觸測量;
• 檢測范圍:0.1~500mCi;
• 靈敏度:高靈敏度核素探測單元;
• 顯示單位“Bq、 MBq、 Ci、 CPS;
• 可檢測核素種類“I-131,Tc-99m、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