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8-19日召開的第三屆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上,針對當前我國核能公眾溝通情況,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廷克提出,在國家核能公眾溝通工作機制總體框架下,發揮核能行業整體協同優勢,共同構建新時期我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工作新格局,具體建議如下:
1.在“中央督導、政府主導、企業作為,公眾參與”工作機制下,成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專門組織,推動建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長效協同機制。發揮行業協會在聯系政府和企業以及企業之間橋梁紐帶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平臺下,組建中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促進委員會。委員會由各涉核集團、政府技術支持機構、相關大學、媒體及社會組織等單位的相關高層領導組成,并匯聚行業內外有影響的公眾溝通權威專家。針對我國核能公眾溝通工作面臨的形勢、挑戰和任務,研究制定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工作的總體要求、工作重點及相關保障措施等,做好頂層設計,從全行業一盤棋高度來謀篇布局,為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工作有效開展提供指引。
公眾溝通促進委員會將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協調解決核能公眾溝通政策層面的重大問題;牽頭組織和統籌協調行業公眾溝通各項重大活動;搭建社會與行業溝通平臺,及時回應社會關注問題,組織與公眾或“異見”人士主動開展面對面溝通交流和對話;推動公眾溝通工作的能力建設和標準化,共享行業資源,促進經驗交流,引領核能公眾溝通工作高效推進;建立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協調機制,提供資源保障,確保公眾溝通工作可持續有效開展;統籌協調好行業各類社會團體及成員,發揮優勢、群策群力、踴躍參與、形成合力,共同為核能公眾溝通貢獻力量。
2.推動各類公眾溝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核能行業開展公眾溝通工作提供專業性支持。依托協會專家委員會平臺及其相關特邀顧問和公眾溝通專業組專家,培育和組建一支行業公認、社會認可的“懂專業、識大局、有影響、善溝通”的核能公眾溝通高端專家團隊。開展行業公眾溝通問題、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回應政府和公眾關切,進行權威解讀;探討鄰避風險防范和化解的工作機制,研究提出促進核電項目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實現形式、政策措施;總結探索公眾溝通的新方法和新模式,為核能行業開展不同層次的公眾溝通活動提供專業人才與技術支撐。
同時,定期組織開展核科普講解員大賽、公眾溝通工作征文等一系列活動,激發核能行業公眾溝通各方面專業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持續推動行業各類涉核公眾溝通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3.推動行業與媒體界的協同合作,讓媒體真正成為核能公眾溝通的有力助手。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傳播優勢,請主流媒體走進核能,向公眾展示核能、宣傳核能。在相關主流媒體建立定期欄目或專題節目,開設與資深媒體人及公眾對話節目,就公眾關心的涉核相關問題公開交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定期或逢重大事件舉行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吹風會或媒體見面會,把中央的有關精神、政府部門的相關要求及相關客觀真實情況傳達給記者,形成客觀真實的宣傳口徑;打造新媒體作為獲取社情民意的重要平臺和引導輿論氛圍的新陣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建立核能行業媒體間合作交流機制,積極開展與媒體記者定期交流,設立中國核能發展新聞獎,調動行業內外媒體記者進一步講好核能故事的積極性,培育一批既懂核專業、又熱心核事業、還能講好核能故事的專兼職記者隊伍;組織行業內外媒體同行經驗交流,有效發揮行業內各種自媒體在公眾溝通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4.開發系列標準化科普宣傳教材和公眾互動項目,針對不同人群開展行之有效的精準式科普宣傳工作。針對核科普工作“進黨校、進課堂、進社區”和不同受眾的需要,統一開發系列標準化核科普教材,形成行業標準化科普讀物;統一開發制作核能科普的宣傳片、微電影、故事、卡通人物、漫畫、游戲等,運用不同科普宣傳方式,有效提高各種不同人群對核科普的興趣和認知度;充分發揮社會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各種科普場館的作用,協同開展核科普宣傳工作。
充分挖掘和利用核能行業各自擁有的自然環境、工業歷史遺產、曾經的核能功勛人物等資源,用優美風景、歷史遺跡、人物故事等更生動、更立體地展示核能行業、核能文化、核能人物和核能成就,打造公眾更加喜聞樂見的核能與公眾互動方式,拉進核能與公眾的距離,營造核能公眾溝通的良好氛圍。
5.開展核能公眾溝通工作同行評估和經驗交流,切實提升涉核企業公眾溝通工作能力、水平和成效。繼續開展涉核企業公眾溝通同行評估活動,總結良好實踐和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持續改進;組織行業權威專家,開展與涉核項目所在地政府官員及周邊民眾的專題溝通咨詢活動,有效做好釋疑解惑工作。
依托行業、面向社會,集中力量定期組織召開年度核能公眾溝通交流大會,逐步培育并形成全國性有影響的“宣傳核能發展“正能量”、科學理性地認知核安全、研討交流公眾溝通新經驗、展示公眾溝通工作新風采”的核能公眾溝通交流權威平臺。
6.統籌策劃和組織開展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核能的科學理性認知。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支持下,與媒體共同策劃,利用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安全生產日、全國科普日、世界環境日等時點,嵌入核安全宣傳內容,請主流媒體走進核電,開展全國性的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建立國家級、地方級核科普教育基地,開發核電公眾宣傳設施和工業旅游項目等,請社會公眾走進核電,開展經常性的主題宣傳活動;涉核各企業積極利用公眾開放日 (周) 、核安全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通過研討交流、實地體驗及媒體宣傳等形式,開展區域性的主題宣傳活動。